重卡自動駕駛發展趨勢(中國自動駕駛卡車技術)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重卡自動駕駛發展趨勢,以及中國自動駕駛卡車技術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自動駕駛的發展前景
- 2、解放/東風/福田/比亞迪等爭相布局 電動重卡五大發展趨勢了解下
- 3、自動駕駛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 4、移動房車+自動駕駛 未來的重卡會是什么樣?
- 5、首批自動駕駛重卡訂單交付,全面商業化后還有哪些需要考慮的問題?
- 6、自動駕駛在貨運領域,會更有優勢嗎?
自動駕駛的發展前景
自動駕駛注定是一種流行趨勢,無論是家庭用車還是貨運都會帶來很大的變化。雖然這個趨勢還沒有到來,但隨著時間和技術的發展,自動駕駛終將進入主流。
現在,自動駕駛在傳統家用車中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步,但對貨運的研究卻沒有停止,就像前段時間的 特斯拉 卡車事件也炸了整個汽車圈一樣。畢竟在大家看來,一個家用車品牌搞卡車簡直是不可理解。但這件事絕不是沒有意義的。畢竟,貨運仍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貨車在當前生活中的作用不容忽視。畢竟除了空交通和火車,剩下的路就是汽車貨運了,現在貨車的交通事故率還是挺高的。自動駕駛技術當然可以降低這些事故的概率,也可以降低駕駛員的工作強度??梢哉f,自動駕駛在貨運領域肯定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解放/東風/福田/比亞迪等爭相布局 電動重卡五大發展趨勢了解下
【第一商用車網?原創】
“隨著貨運結構的調整、公轉鐵和公轉水的運輸方式的轉移,長途貨運需求將減少,短倒用車的需求將增加,電動重卡的需求也將進而增加?!?/p>
“政府部門已經看到電動重卡換電模式對某些應用場景的特殊優勢,已開始考慮相關的鼓勵政策和支持‘車電分離’新型商業模式的發展?!?/p>
“由于電動重卡突出的環保特點和優勢,城市建成市政和運營用的重卡,電動化將會是長期鼓勵的方向?!?/p>
近日,在華菱星馬智能重卡產品推介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移動源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高繼東,在現場分享了《電動重卡行業及技術趨勢洞察》的主題演講。他重點介紹了國內電動重卡發展的政策因素、發展現狀和技術趨勢。下面請看第一商用車網報道!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移動源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高繼東
電動重卡發展存兩大機會和兩大動能?換電模式特殊優勢凸顯
高繼東指出,近年來電動重卡市場發展火熱,核心因素在于政策的推動,總結為“兩大機會”和“兩大動能”。
其中,《關于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2018年6月發布)等文件明確推廣環衛車、郵政車、港口、機場、鐵路貨場作業車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同時明確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和水路有序轉移。這給電動重卡提供兩大發展機會,一是隨著環保的加嚴、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的要求,將會促進城市建設、區市政、工程用車、港口等短倒用車的電動化;二是隨著貨運結構的調整、公轉鐵和公轉水的運輸方式的轉移,將減少長途貨運需求,增加短倒用車的需求,進而增加電動重卡的需求。
今年4月發布的《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推動落實新能源汽車免限行、路權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貨車治理力度,提供新能源汽車使用優勢;部分省市已出臺響應新能源貨車路權優惠政策,如深圳、廈門等。路權政策的相關要求,為電動重卡的發展提供了動能。而電動重卡購置稅相關財稅支持延續至2022年底,及電動重卡補貼政策退坡低于其他類型新能源商用車,這為電動重卡的發展提供了第二個動能。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門已經看到電動重卡換電模式對某些應用場景的特殊優勢,并開始考慮相關的鼓勵政策和支持“車電分離”新型商業模式的發展。
今年兩會的《國家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新基建內容將“建設充電樁”擴展為“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2020年4月發布的《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支持“車電分離”等新型商業模式發展;7月8日,工信部組織召開“車電分離”新型商業模式企業座談會。目前頗受關注的華菱星馬換電重卡,從駛入換電站、換好電池、到駛出換電站,整個過程只用了6分鐘的時間,極大提高了換電重卡的運營效率。
2019年電動重卡銷量暴漲665%?充電為主,少數探討換電
在政策的推動下,目前包括一汽解放、東風公司、福田汽車、比亞迪、華菱汽車、大運汽車、宇通客車和開沃汽車等多家商用車企業已布局、開發電動重卡,并小批量運行;一些專用車領域的大咖和卡車領域的新勢力也不甘落后,都有電動重卡產品推出。
據高繼東介紹,從新能源汽車推薦車型目錄來看,國內目前生產的電動重卡主要為環衛、市政車、牽引車、運輸車和運輸車相關的裝備;從續航里程來看,最高可達到480公里;總質量集中在18噸、25噸、31噸這三個質量段,充電時長主要在1到2個小時,而且以快充為主;少數探討換電重卡。
從銷量規模來看,2018年新能源重卡市場全年銷量不足800輛,2019年新能源重卡得到快速發展,銷量規模超過5000輛,且全部為電動重卡,同比大漲665.35%。
2018-2019年新能源重卡企業前十強銷量一覽(單位:輛)
第一商用車網注意到,雖然2019年新能源重卡銷量同比實現暴漲,但相比2019年重卡全年117.43萬輛的總量,新能源重卡銷量遠不到重卡銷量的1%。如此來看,我國電動重卡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要實現規模的大臺階,還有比較長一段路要走。
電動重卡發展需要七大關鍵技術支持?未來呈現五大趨勢
為何政策都在鼓勵電動重卡市場發展,卻仍發展比較緩慢?高繼東表示,要使電動重卡由產品層面轉化為用戶的正常需要,那么,它必須滿足車輛對用戶車輛使用的美好期待。
“電動重卡的用戶是運輸企業和終端使用者駕駛員。從駕駛員角度來看,它必須具有安全、可靠、使用便捷的特點,要有真正具體的應用場景,要有卓越的道路適應性和環境適應性。對于運營企業而言,它要體現運營管理要求和運營經濟性,這就會對電動重卡智能化提出相關的需求?!睂τ凇坝脩羝诖?,高繼東這樣描述道。據他介紹,這些美好期待的實現,需要安全性技術、可靠性技術、網聯通信技術、智能駕駛技術、快充/換電技術、節能技術和集成化技術等七大關鍵技術的支持。
其中,節能技術方面,主要有長壽命高密度電池技術(代表產品有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等),大功率高效的電驅系統(如華菱星馬換電重卡使用的特百佳動力系統),基于用戶工況的三電系統匹配、標定和優化,整車熱管理的綜合優化,輕量化技術,低風阻技術,行駛阻力控制和能量管理技術,制動能量回收技術。
安全技術方面,電動重卡要重點提升以結構安全為中心的被動安全系統,以ADAS系統應用為核心的主動安全系統,要高度關注高壓電安全和系統安全設計,另外還有電池熱管理和熱失控預警技術。
集成化技術方面,隨著電動重卡智能化的發展,電子控制器越來越多,為充分保障可靠性,分散的功能控制器將會向集成化的域控制器過渡,最終將會向中央控制平臺發展,同時被控系統的集成化可有效降低重量,節約成本和占用空間。
快充/換電技術方面,制動電動汽車高效使用的主要因素——續航里程焦慮、自重過大和充電時間過長等。我們要迅速地提升安全可靠的快充和換電技術。目前,國家政策明顯支持“車電分離”新型商業模式發展,鼓勵企業進一步提升整車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發生產出先進的操作系統,電子電氣架構和智能化、網聯化特征的新能源產品。而電動重卡的換電技術可徹底解決等待問題,停車場地小,延長電池壽命,可有效降低車重、降低能耗,可填谷削峰,購車成本低。
智能駕駛技術方面,自動駕駛重卡在特殊場景或將先行使用,如港口、礦產,未來應用場景將進一步豐富。
網聯通信技術方面,重卡電動化之后,車輛數據更容易采集及上傳分析處理,可以進一步提升技術,優化交通領域的能源供給、車隊管理等。
演講最后,高繼東對電動重卡市場趨勢進行了總結,具體來看有以下五點:一是由于電動重卡突出的環保特點和優勢,城市建成區市政及運營用重卡,電動化將會是長期鼓勵的方向;二是對于一些特定場景,路線固定的短途運輸、礦區、港口等具體的場景,換電重卡將有比較突出的使用優勢;三是能量運用效率和運營效率將會是推動電動重卡推廣的重要因素,但是安全、可靠的換電重卡技術的推出將會大大地提高運營效率;四是特定場景(包括港口、礦區等)的無人駕駛將會是電動重卡技術發展的又一重要方向;五是對于規模運營的電動重卡,網聯通信技術的應用將會顯著提升運營企業的運營質量和運營效率。
結束語
相比柴油重卡,電動重卡具有零排放、無污染、低噪音等優點,將成為城市減排目標的重要舉措,尤其是短距離、線路固定的應用環境。
這兩年,電動重卡的換電模式產品初露鋒芒,徐工、華菱、北奔和福田爭相大力推廣。尤其是今年,政策方面明確將換電模式重點規劃進來,7月23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更是公開表示鼓勵企業研發換電模式車型,將完善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支持北京、海南等開展試點推廣(相關鏈接:工信部再次表態支持換電模式,下一步將出臺相關政策)。
那么,換電重卡將會成為電動重卡市場進一步快速發展的突破口嗎?
責任編輯:李秀芝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自動駕駛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自動駕駛市場發展提速,供應鏈協同、用戶運營與生態融合為汽車產業可預見未來。
中國汽車總體市場已趨于飽和,但電氣化、智能化趨勢正沖擊著傳統汽車產業鏈。據估算,2025年ADAS輔助駕駛系統(L2)滲透率將達到37%,L3級別及以上自動駕駛滲透率有望達到5%,全新的電子電氣與軟件架構下,傳統車企正面臨著變革與轉型。
傳統車企擁有著集成制造的核心優勢,未來有望通過自研核心軟件,采購標準化硬件的模式打造產業協同,分工合作實現共贏。數字化趨勢下用戶體驗正成為需求驅動力,實現用戶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望實現高效產品升級與品牌力提升。
除此之外,構建自動駕駛生態體系,探索成熟的商業模式成為車企“必修課”。
自動駕駛發展現狀?
華為在2021年的分析師大會上公布了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和實車資料,引爆全市場關注熱點,而華為宣布進軍造車市場標志著未來智能汽車市場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
隨著汽車電動化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各品牌汽車在動力和加速方面趨于同質化,因此,智能化和網聯化是汽車廠商差異化競爭布局的重要方向,其中自動駕駛技術更是智能汽車未來的最大賣點之一。
移動房車+自動駕駛 未來的重卡會是什么樣?
這幾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大發展,新能源車型的產銷量逐年攀升,而這僅僅局限于乘用車市場,其實商用車領域新能源車型同樣擁有著龐大的市場,在11月8日吉利旗下的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發布了遠程星瀚H,官方將這款車定義為新能源智能豪華重卡。新車針對性地給出了生活、能源補充、駕駛輔助等多方面解決方案,融入了大量新技術,相比于現在的同類產品可以說是有了顛覆性的改變,接下來我就帶各位看看未來的物流運輸到底是啥樣?
從外觀上我們可以看出遠程星瀚H相比于現在的牽引車有著更加圓潤的線條,更像是一款概念化產品,車身離地間隙非常低,甚至和同類產品比都可以稱得上“低趴”,輪圈也采用了新能源車型常用的封閉式造型,后方的驅動車輪幾乎完全被封閉在包圍內部,這些設計都是為了讓車輛有一個更好的氣動外形。
在說到乘用車時,我們都喜歡講究設計,而對于重卡這種賺錢機器來說,實際使用者對外觀的美丑并不太在意,這類車型的設計以功能性為主,視覺效果為輔。遠程星瀚H作為一臺體量巨大的牽引車,風阻系數只有0.351,這個數字背后意味著能耗的降低,最直觀的就是節省能源成本,當然作為一臺新能源車型,這樣的設計對于緩解續航焦慮也有著一定作用。
買一臺商用車是為了賺錢,盡量讓車一直保持在路上才能高效運行,很多用戶都是車上吃、車上睡,因此這臺車本身還是一個移動的生活空間,因此遠程星瀚H在車上布置了全面的生活設施。
外置廚房
洗烘一體式洗衣機
在車輛前輪拱的上方左右兩側分別布置了外置廚房和洗烘一體式洗衣機,這兩項配置目前在同類車型中還是獨有的。
遠程星瀚H的內飾設計相比同類車型也堪稱顛覆性,中控臺采用了以駕駛員為中心的設計,整體顏色以灰、白和原木色為主,這種顏色搭配視覺上非常居家,擺脫了過去重型卡車簡單、粗暴、沉悶壓抑的設計風格。
中控臺上配有雙聯屏設計,方向盤上還配有一塊單獨的小液晶屏幕,方向盤也采用了矩形設計,從圖片來看尺寸很小,有點類似于賽車方向盤的感覺。
在駕駛艙的后方還分布著淋浴房、洗手間、單人床、冰箱以及煮茶器等必要的生活設施,這樣全面的設計降低了用戶的生活成本,間接地提高了運行效率。
商用車運輸一直存在信息接駁的矛盾,遠程星瀚H從物流平臺獲取信息、分析處理訂單、計算行程成本,從而匹配到最合適的業務。預見性能量管理系統則可以融合車輛自身多傳感器和交通網實時數據,將路況信息實時上傳并計算出多路徑下的全局能耗,幫司機推薦效率最高的路線,同時通過預見性能量管理算法,提前控制動力系統進入相應模式(純電驅動、增程驅動、并聯驅動、純電能量回收等),以達到最優經濟性能;當電量不足時,利用云端地圖數據實現車輛與能源供給平臺打通為司機甄選合理區間內進行換電的最佳補能路線。
通過現代技術利用智能網聯、大數據等技術打通“人、車、貨、站、電”,幫助用戶節省成本、提升運行效率。
根據不同的使用場景,遠程星瀚H匹配了純電、增程、甲醇P2混動等多種新能源動力模式,針對固定線路的短途運輸,可以使用純電車型,增程式車型則是兼顧低能耗與續航的產品,而甲醇P2混動則是針對特定場景的特定線路開發的產品。
同時針對純電車型和增程式車型都匹配了換電裝置,為車輛提供了快速補能以保證運行效率,在電池技術本身沒有突破的情況下是目前最優的解決方案。
商用車為了效率往往會不間斷運行,這就帶來了疲勞駕駛的問題,同時由于本身體量很大,開車也是一個體力活,因此這類車型更加需要高階的駕駛輔助系統。遠程星瀚H配備了融合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環視攝像頭、前視攝像頭等多維感知硬件,同時匹配5G+V2X的通訊模組和軟件算法,以此為依托實現了高階自動駕駛輔助落地,而系統本身還可以通過OTA持續升級。
按照遠程汽車的規劃,2023年實現L3高速公路自動駕駛與L4限定場景自動駕駛;2026年實現L4干線物流自動駕駛;2030年實現L5結合智慧座艙的自動駕駛真正產業化。高階駕駛輔助的落地可以將用戶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提高安全性,同時提升運行效率。
遠程星瀚H計劃于2024年正式上市,目前廠家給出的政策是定金2000元,享受購車2萬元大禮;定金1萬元,享受購車5萬元大禮;另外,前1000臺預定客戶可得專屬VIP黑金卡,終身OTA免費升級、車聯網定制化專屬服務。
以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遠程星瀚H更適合在路況良好的主要公路干線運行,國內的商用車既有散戶運營也有公司集體,對于散戶來說價格性價比將會成為決定性的購車因素,對于公司來說它們需要的是高效運行的機器,廠家雖然提供了多種能源匹配,不過相應的基礎設施也要鋪設得全面,尤其是換電站。
新能源的大潮不可逆,新能源、智能網聯、高階駕駛輔助在商用車領域發展速度并不快,遠程星瀚H在國內的商用車市場可以說是一款顛覆性的產品,對于遠程汽車來說早早入局會站得先機。對于這款車來說如何平衡價格、配置,應對傳統同類車型非常關鍵,同時品牌的宣傳打造上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首批自動駕駛重卡訂單交付,全面商業化后還有哪些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未來,技術、安全和法規是必須面臨并解決的三大挑戰。
隨著自動化技術在工作生活中的不斷應用,車輛自動駕駛已經走進現實。但車輛自動駕駛想要全方位進入人們的生活,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考慮和解決。
首批自動駕駛重卡訂單交付。
榮慶物流是國內排名前3的冷鏈物流運輸商,公司與智加科技簽署百輛自動駕駛重卡訂單,刷新了此類別訂單規模。在當天,首批5輛已交付的重卡J7超級卡車就將正式投入商業化運營。
雙方均未透露此項訂單涉及金額,但相關負責人告知記者,該型號超級卡車已覆蓋部分高速,且在贛縣物流運輸核心指標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全面商業化后需要考慮的問題。
一、技術問題
在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方面,目前投入應用的多維單車智能。企業未來會向聯網的自動駕駛方向發展,這對公司而言是一大挑戰,也需要技術有一定的突破才能夠實現。這就是超級卡車全面上架后需要考慮的技術問題,只有不斷突破才有可能占領市場。
二、安全和法規問題
在現階段,自動駕駛技術還不夠完善,總會因為各類問題導致出現交通事故,而因自動駕駛出現交通事故之后的責任劃定問,在法律法規方面還沒有明確規定,這是在未來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之一。
安全和法規問題可以看作是一個2合1的問題,安全性問題需要不斷進行技術突破和調整來解決,而一旦出現交通事故,法規問題就會影響到其全面商業化的節奏和步驟。
在現代生活當中,普通人群對于智能化駕駛的接受程度并不是太高,老百姓還沒有達到愿意為此買單的程度。這也就代表著自動駕駛重卡全面商業化的進程還需要一段相對漫長的時間,才有可能被普通人接受,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全面商業化。
自動駕駛在貨運領域,會更有優勢嗎?
自動駕駛在貨運領域,會更有優勢嗎?
1.自動駕駛注定是一種流行趨勢,無論是家庭用車還是貨運都會帶來很大的變化。雖然這個趨勢還沒有到來,但隨著時間和技術的發展,自動駕駛終將進入主流?,F在,自動駕駛在傳統家庭用車中取得了很好的進步,但對貨運的研究并沒有停止。就像前段時間特斯拉卡車事件一樣,炸了整個車圈。畢竟在大家看來,一個家用車品牌搞卡車簡直是不可理解。但這件事絕不是沒有意義的。畢竟,貨運仍然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需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十年前,人們可能認為家里有一輛車很好,但現在,人們對汽車的各個方面更感興趣 mdash mdash對動力性能、安全系數、舒適性等基本要求很高。因此,各大汽車公司制造的汽車在各個方面都越來越完善。所以,今天,汽車編輯就給朋友們簡單介紹一下自動緊急制動系統。
3.統計顯示,75%的追尾事故基本發生在時速30公里左右。沃爾沃的 ldquo城市安全和現狀;系統是這些事故的克星:當車速達到30km/h時,系統會自動啟動,行車情況,尤其是車前6米以內,會被前擋風玻璃上的光學雷達系統監測到。當前車剎車、停車或有其他障礙物時,系統首先會自動向制動系統施力,從而在駕駛員反應之前解決問題,縮短制動距離;或者它可以通過調整方向盤來改變汽車的行駛路徑,以避開障礙物。當然,如果你靠近障礙物,這個系統會在沒有駕駛員操作的情況下自動緊急剎車。
以上就是回答的所有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于重卡自動駕駛發展趨勢和中國自動駕駛卡車技術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